电动三轮车

| 把商机网放到桌面上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电动车商机网 » 资讯 » 今日焦点 » 中国电动自行车技术国际一流,国标明显落后

中国电动自行车技术国际一流,国标明显落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0  浏览次数:1278
       台铃研发“充电一次能跑400里”的专利电动车,新日推出“电池18个月”的超长三包服务……种种利好迹象表明,原本已经遥遥领先的中国电动自行车技术,如今已再次将世界甩开了几条街,这与国内电动汽车技术在国际上的落后情况形成鲜明反差。然而,这一领先技术并没有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相反却正遭遇“被徐徐肃清”的灭顶之灾。
 
       继高铁技术后,电动自行车原本最有希望成为国人又一领先交通技术并因此树立全新交通模式供全球借鉴,然而,事情的发展似乎并不总是满足大众意志。如今,全国各地(特别是华南地区)以旧国标为准绳掀起的“禁限电”行动,让这一中国特色交通工具面临“先被限、后可能被禁”的尴尬局面。
 
       无论盘点现行的国标(14年前标准),还是探测传言将于年底出台的电动车新国标,都有一个共同的“死穴”:超过20公里或者26公里的时速,将被划归机动车管理,要通过上牌照、考驾照、买保险等几道关才能合法上路,这些费用加起来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大大加重了使用电动车的普通百姓的经济负担。笔者不明白的是,以国际一流的技术,在时速和安全性上都有优异的表现,却连欧美32.18公里/时的合理限速都无法逾越,对高超技术本身而言实在有点“暴殄天物”。
 
       加之近一个月来“厂家纷纷关门歇业”的消息,与“派出所民警或交警查扣电动车中饱私囊”的现象相互交织,让人不免有些惆怅:技术的发展,民生的所需,或许终究敌不过落后国标及其背后的庞大利益链。这是科技的人为倒退,还是强权管理的别样胜利?
 
       “中国电动车的问题不在技术,也不在标准,而在于管理。”一位研究中国政策的美国在华人士认为,这就如同一家公司一样,有卓尔不群的研发团队,天衣无缝的公司制度,但是当一位品牌专员提议引入新型网络营销用于品牌推广时,品牌经理却不予理会,因为他跟某某电视台广告部已经私下商定了回扣比例。“中国管理者好像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无法自拔:明知道电动车节能环保,国际上都在大力推行,但却囿于各方利益的盘根错节,苦于电摩之争、交警查扣电动车链条等积弊,加之管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管理者们干脆放弃管理,直接一禁了之!”
 
       而这种“懒政”行为,却不得不由1.6亿电动车主和电动车从业者买单和默默承受。如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当地规定从6月30日起主要区域全天禁行电动车,这意味着穿梭于全市大街小巷的8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不能上路,不少原本每日骑车买菜、送小孩上学、附近上班的电动车主,也不得不将车停在家里,以免出门被罚。一位因“限电”导致行业冬天从而被迫丢掉饭碗的网友甚至在网上公开吐槽,所写网文《电动车之祸国之殇——1个失业屌丝的万言书》引发网民广泛讨论。
 
        “国家是人们的公仆,法律的制定应该首先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人们民生所需,社会管理也应该更人性化。”广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杨华认为,技术的发展是表层,其背后真正说明的是市场所需,对电动车,要说“再见”真的不容易。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