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

| 把商机网放到桌面上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电动车商机网 » 资讯 » 精英访谈 » 从修车匠到业界大佬!他让这个品牌誉满全国!

从修车匠到业界大佬!他让这个品牌誉满全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9  浏览次数:3666

说起宗申集团在国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你知道它的创始人左宗申的创业故事吗?他曾做生意被骗了个精光,甚至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最后,他跟一个亲戚学修摩托车,就这样一辈子与摩托车“绑到了一起”。

追梦:从街边小铺到行业领军

  1982年,三十而立的左宗申和家人拿出5000元钱,在重庆九龙坡王家坝开了一间小小的摩托车修理铺。

  凭着一股子不怕吃苦的狠劲儿,他和家人、亲戚、徒弟“一把灰尘,一把油污”,在这间小铺子里摸爬滚打10年,挣下了“左师傅”的名声,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992年宗申摩托车科技公司注册成立时,其注册资本达到了50万元。

  尽管“家业”扩大了百倍,但创业的艰辛仍与宗申如影随形。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摩托车行业,用左宗申本人的话来说就是“市场半封闭、政策硬限制”,而宗申也因此经历了许多或惊险、或艰苦、或委屈的日子。

  在一次次的“南征北战”中,左宗申看到了邓小平南巡讲话在广东等沿海省市激发的创业热情,也看到了中国摩托车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动力王国”,成为他最大的梦想,也成为宗申在各种逆境中苦苦坚持的内在支撑。

  凭着对梦想的憧憬和坚持,宗申让自己开发生产的发动机在国内声名鹊起,等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进入摩托车行业的政策,抓住了国内摩托车市场的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摩托车走向世界的领军企业之一。

  1998年,宗申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数年后借壳上市,开始尝试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式。

  在产业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之下,宗申建起了自己的工业园、国内生产基地、海外工厂,与来自全球的顶级动力产品制造商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与此相应,宗申的市场疆域不断拓展,行业地位不断提高。

开放:从海外贸易到跨国并购

  20世纪的最后一年,宗申成为全国第二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同年,宗申摩托车队成立并参加了世界摩托车锦标赛,宗申集团和宗申摩托车则首次在意大利米兰国际车展上亮相。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年应该被算作宗申的“开放元年”。从此,这家刚刚在中国摩托车市场崭露锋芒的企业,将如其品牌标识中的寓意,在世界市场振翼翱翔,发出自己的鸣响。

  那几年,对几乎所有中国摩托车企业来说,就像是一场世纪之交的狂欢。在东南亚,“中国造”以其价格优势,迅速席卷长期由日本品牌把持的当地摩托车市场,中国摩企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速成的果实往往会速朽。当价格战之火开始反噬,中国摩企的首轮“海外狂欢”最终只剩下一地狼藉。

  作为这场狂欢最早一批参与者,当时已是行业“龙头”之一的宗申,也亲历了攻城略地的快感和兵败如山的痛苦。但是,宗申的开放战略非但没有因此而延缓,反而更加地丰富起来随后几年时间里,宗申一方面继续拓展海外市场,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寻找重返东南亚的合理路径,同时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全球搜罗可用资源,在品牌管理、技术储备、市场网络和管理经验等多个层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提升。

  2004年,宗申与意大利比亚乔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之成立合资公司生产高端摩托车和踏板车。同年9月,宗申越南发动机工厂在河内奠基开工,成为国内首批以本地化制造策略扎根海外市场的摩企。次年春,宗申完成对加拿大一家新能源公司的收购,成立宗申派姆新动力有限公司并在多伦多创业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中国摩企跨国并购第一家。

  目前,宗申摩托车及通机等动力产品已销往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各主要市场,在越南、巴西、泰国等国建有独资、合资工厂并创办自有品牌。在中国摩托车企业中,宗申是与欧美老牌厂商合作最多的企业,合作内容几乎覆盖了所有动力相关产品。

突破:从机车制造到产融结合

  30年来,宗申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

  平心而论,这份成绩单已经足够耀眼,但宗申却并不满足。基于对产业大势的深刻理解,去年底,宗申集团制定了未来5—10年发展战略。摆脱对原有发展路径的严重依赖,从实业型企业向投控型企业转变,通过综合调度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充分融合,形成全新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成为这一新战略的核心理念。

  今后,宗申将聚焦矿产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汽摩农机、新能源、产业金融五大细分领域,推动通用航空、电动汽车、农机、矿业、车谷、资产管理、高端装备基金等战略项目。同时,在各产业间形成关联通道,牢牢把握产业链条上的核心技术、高端总成和品牌三大“权力环节”,以商业模式嫁接相关衍生业务,最终将宗申改造成长周期产业中的主流企业、主流品牌。

  这是一张令人憧憬的蓝图,同时也是一项极端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既然30年前那间小小的修车铺能够壮大至如今的规模,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资本、阅历、见地已迈上更高平台的宗申,定会再续行业传奇,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宗申一直执着于单纯的制造业。不能否认,这种执着让宗申从一个小小的修车铺变成了大型企业集团,但也是这种执着,让宗申错过了一些飞跃的机会。”他以多元化发展为例说道,在国内民营企业中,宗申是最早启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那批企业中的一员,但直到目前,宗申在许多新产业投资项目上都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效益并不明显,“比如房地产,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曾经有过不错的机会,但那时候并没有特别在意,错失了一次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左宗申认为,之所以会这样,与他个人对制造业、实体经济的过分执着有着莫大关系。

  “原来以为只要把自己的本行做好,前途就会一片光明。所以,对国家战略走向、国际产业格局的变化不够敏感,也没有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作出及时的应对。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教训,我意识到,做企业,不能受制于个人意气和偏好。”他说,未来的宗申,将把握政治、金融、产业、经济的周期更迭,自觉融入国家、地区、产业的发展,构建起一个与时代、形势同步的更具生命力的发展模式,“不是说要放弃制造业、放弃打造动力王国的梦想,而是要与时俱进,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占领微笑曲线中附加值高的那两头,同时把单纯的制造业和金融、矿产、新能源等有机整合,让宗申的产业架构更加丰满。”

  这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来共同实现。左宗申表示,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很久。通过利益捆绑和适时、有效的激励,让核心团队形成强大的合力,最终构建起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是他给自己在未来10年设定的一个必须实现的目标。

宗申的社会担当

  人们在谈到一家成功的民营企业时,最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其创始人及其家族的巨额财富。但对企业来说,在创造财富、发展壮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凸显企业的存在价值,才是真正值得关心的话题。

  宗申创建30年来,成就了左宗申及其家族的创富梦想,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宗申集团历年上缴税金近60亿元,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并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几千家企业共同发展。

  “为国家多纳税、为社会多提供就业岗位,在一家企业、一个企业家承担的社会责任中,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宗申集团董事长左宗申表示,有些人一说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总是下意识地往慈善捐款、公益活动上想,这是一种误解。如果一家企业经营不善,不能给国家创造很多税收,不能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待遇,那么这家企业不管在慈善公益上花再多的钱,也不能算是负责任的企业。

  宗申是最早给员工修建公寓式宿舍的本地民营企业之一。走进宗申工业园,就像走进一座绿树成荫的大花园,员工从宿舍到车间,只需要步行几分钟。投入巨资兴建的现代化隔音厂房,专业保洁团队的管理,使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误入居民小区的错觉。

  对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宗申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并积极参与。30年来,宗申向社会累计捐款8320万元,涉及赈灾、扶贫及各类公益慈善事业,捐建了26所希望小学,并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回馈社会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宗申义不容辞。”左宗申说。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
 
 

扫一扫,有惊喜